夏季达沃斯论坛热议“人工智能新型创新区”
2025-07-02 10(次)
来源: 南开大学新闻网发稿时间:2025-07-02 10:16
南开新闻网讯(通讯员 张毓)6月24日上午,2025年夏季达沃斯论坛(新领军者年会)首场论坛“新型创新区——城市增长新引擎”顺利召开,来自国内外的政府官员、学界代表和产业领袖围绕人工智能赋能城市发展的新路径展开高端对话。本次会议由天津市人民政府主办,南开大学承办。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龚克主持会议。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刘刚首先介绍了人工智能与实体融合的创新创业情况、新型创新区的特点及发展模式,以及人工智能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他指出,新型创新区概念是由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团队在调研人工智能在促进城市发展时提出,旨在探索以人工智能大模型为核心驱动的新型城市创新发展模式。自2023年以来,上海、北京和天津等多个人工智能前沿城市出现了以人工智能大模型研发和应用为导向的创新创业聚集区,通过发展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驱动经济结构变革和社会转型,成为目前城市发展最活跃的创新力量。
世界投资促进机构投资大会执理会理事长詹晓宁强调,科技进步、可持续发展与政治环境是推动新型创新区建设的三大关键驱动,政策法规、人才资源和基础设施则是其核心决定因素。他呼吁加强与智慧城市及新兴市场的协作,推动教育、制造业与政府间合作发展。未来,各方应聚焦协同建设,深化国际合作,释放新型创新区创新与经济增长潜力。
世界经济论坛全球杰出青年姚奕铃分享了青年对于新型创新区的看法,认为在人工智能背景下推动包容性与负责任的创新尤为重要,特别强调在创新体系中实现性别平等。她鼓励女性积极参与AI创造,呼吁建设一个象征进步的、具有包容性与责任感的创新生态,为共同未来提供蓝图。
蒙古国总理人工智能顾问巴特图希格·米安甘巴亚尔强调构建具有文化包容性的AI模型的重要性。他分享了通过创建文化遗产数据集弥补资源不足、推动AI多元化发展的努力,并强调寻找足够具挑战性的问题是吸引顶尖人才和推动企业创新的关键。
徐汇区委常委、副区长俞林伟围绕科技回归都市与创新区建设,强调科技与城市发展的双向依存关系。他以位于上海徐汇区的“模速空间”为例,阐释新型创新区的构建需依托高素质人才聚集、优质公共政策环境,以及涵盖科研机构、投资基金与科技企业在内的完整发展要素,打造集算力、原料与资金于一体的创新生态。其核心竞争力在于通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空间集聚与高效协作,激发创新活力,提升整体研发效率,助推科技与都市融合发展。
泸州老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淼分享了传统白酒产业与人工智能融合的实践成果,以其企业“灯塔工厂”为例,介绍了在管理、生产、营销等环节全面应用AI的探索。他表示,企业愿将智能工厂经验推广至更多传统行业,期待与各创新区深化合作,推动“传统+科技”的共生发展,并诚邀各界莅临泸州老窖参观交流。
天津迅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红锁分享了仪器仪表行业在智慧城市发展中的关键作用,随着传感器、通讯和AI技术的快速发展,仪表设备正朝着智能化、低功耗和小型化方向演进,在水、电、气、热等城市基础设施中应用广泛。他强调,智慧城市建设需协同推进、关注多元与包容,同时呼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以此次会议为起点,推动传统行业与前沿技术融合,探索更多合作可能。
天津正标津达线缆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志斌介绍了AI在企业知识管理和生产数据分析中的广泛应用。他指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有效提升了项目申报与管理效率。未来,企业将持续深化数据应用研究,推动生产优化,并希望加强与各方的合作,共同打造专业化、可复制的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助力产业升级。
新型创新区的兴起,标志着未来城市发展从产业驱动转向智能驱动、从空间开发转向生态构建、从传统招商转向技术引领,这一趋势不仅推动中国城市实现高质量转型,也为全球创新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专家表示,未来全球范围内将涌现更多面向人工智能的大模型创新生态区,共同开启“城市+AI”时代的新篇章。
编辑:丛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