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组织

出发!从南开向世界

  2025-08-11   10(次)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

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

世界经济论坛……

这些名字听起来是否遥远?

但你知道吗?

就在我们身边

一群南开学子已经踏上了国际舞台!


他们中

有人为生物多样性“南开倡议”主笔

有人致力于信息通信技术与

人工智能国际治理

有人积极助力涉外法制人才培养与

法律人才国际治理

……

用中国青年的智慧

在世界舞台写下南开担当!


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聚焦

这些“国际职场”里的南开面孔


吴亦佳:以“细微功夫”

践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宏阔理想

      吴亦佳,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22级本科生。首届南开大学全球治理青年论坛主论坛负责人,主持《青年关于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的“南开倡议”》磋商成文,曾在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北京代表处“绿色一带一路”组实习

吴亦佳(左一)在《青年关于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的“南开倡议”》发布现场

      2024年,首届全球治理青年论坛在南开大学举行,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全国18所顶尖高校的80余名学生代表。吴亦佳承担了主持《青年关于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的“南开倡议”》的磋商成文这一重要工作。她凭借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和高效的沟通协调能力,引导讨论、梳理共识、凝练观点,最终推动这份代表中国青年声音的重要文件诞生。

论坛结束后,吴亦佳将目光投向了实践领域,进入国际知名环境保护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北京代表处“绿色一带一路”组实习。在那里,她学习了《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COP)的框架内容与最新动态,深入了解了WWF成熟的项目管理经验及其在全球环保网络中的作用。


 “南开为我提供了开阔视野、接触国际前沿组织的宝贵机会。” 未来,吴亦佳期望能在国际交流的舞台上,继续讲好中国故事,为解决全球性挑战贡献南开青年的智慧与力量。她深知这条道路任重道远,需要脚踏实地的努力,“大道常存宏阔处,终要落在细微功夫上。”吴亦佳坚定地说。




王玺铭:以多元视角看世界

用专业推动国际协作


Image

王玺铭,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2025届本科毕业生,曾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驻华代表处实习,现被推免至北京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南开大学“允公允能”的培养理念,为王玺铭打开了连接世界的窗口。在校期间修读的“国际视野与个人成长”课程,给他提供了一把深入了解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钥匙。“南开教会我用多元视角审视问题,这为我在国际组织的工作奠定了基础。”王玺铭说。

Image

2024年6月,王玺铭开始了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驻华代表处的实习工作,负责处理代表处的内部日常公文事务,并陪同代表出席峰会。在代表处,他参与全球共享发展行动论坛第二届高级别会议筹备事宜,并作为联合国青年专题小组(UNTGY)成员,投身到国际青年节的筹备组织工作中,还为中非合作论坛峰会FOCAC分论坛撰写了专题讨论稿。

Image

王玺铭(右一)参加中非数字科技赋能青年发展论坛


    这些经历不仅提升了王玺铭的个人跨文化协作能力,也让他对中国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参与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的大国担当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谈及未来,王玺铭的目光聚焦于大数据与国际治理的融合方向。他希望推动构建全球南方国家间的小型数据协作网络,用标准化数据接口让信息流动更顺畅。


    从南开园到联合国,再到北大未名湖畔,王玺铭始终相信:“技术的终极价值在于让每个生命都能在可持续发展的阳光下生长。” 这既是他对数据赋能全球治理的理解,也是他对UNIDO使命的诠释。


王牧天:“德法兼修” 

向世界传递法治中国的青年视角

Image

王牧天,外国语学院德语FAS项目班(第二专业法学)2025届本科毕业生,保研至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曾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驻华代表处实习,参与该组织在第三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第 21 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暨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第19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等国际会议的相关工作。

Image

王牧天(右二)和UNIDO官员及代表合影


2024年9月至12月,王牧天经校内选拔成为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驻华代表处实习生,负责代表处内部文稿翻译处理,大型展会材料准备和会议记录等工作,并参与筹办2024年加强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在华项目合作伙伴关系和能力建设交流会。在UNIDO实习的过程中,她深刻感受到了法律框架与契约精神在国际组织与中国政府互动中的重要作用。


Image

王牧天(右一)参加第五届联合国机构宣讲咨询活动


王牧天一直追求将外语与法学专业相结合。她参与了《2024年度全球流行语研究报告》德语篇年度报告撰写,完成了5500字的瑞士政治和德国法律流行词的报告。


王牧天笑称自己是一个“德法兼修”的南开人,期待能够带着母校培养的综合素养专注于国际法与涉外法治方向的研究,成为一名具备扎实外语能力和深厚法律功底的专业人才,为未来中国更深度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规则体系贡献力量


吴佳健:保持对世界的好奇

以行动践行全球视野

Image

吴佳健,医学院生理学专业2023级硕士研究生。在学院参与学生工作期间,与国际交流活动结缘,以学院研究生会干事身份,深度参与了医学院对哥伦比亚安第斯大学和挪威科技大学的回访接待,并作为主要工作人员,完成了医学院-挪威科技大学趣味运动会的举办。

Image

在南开大学首届全球治理青年论坛期间,吴佳健(右一)与联合国原副秘书长埃里克·索尔海姆合影


2024年5月,吴佳健作为校方代表之一,参加首届全球治理青年论坛,并参与撰写成果文件《青年关于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的“南开倡议”》。同年,他获得第九届全球人才训练营优秀营员称号。今年1月,吴佳健深度参与南开大学国际胜任力青年人才东南亚实训,实地参访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联合国粮农组织东南亚中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东南亚中心等国际机构。


今年夏天,吴佳健入选本届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和即将举行的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志愿者。在达沃斯论坛期间,他承担了前场答疑的工作。“工作本身很辛苦,但也很有趣,很荣幸能够承担起沟通桥梁的角色。”

Image

今年7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交通部长第十二次会议在天津举行,吴佳健在主会场担任志愿者工作。“看着各国部长签署文件后合影的画面,我内心涌动着见证历史的震撼。”


吴佳健对未来满怀期待。他希望在继续探索专业知识的同时,始终保持对世界的好奇,以母校为平台,拓展自己的视野,不断提升国际胜任力,立足中国,走向世界





南开大学始终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胜任力的高素质人才,以实现“中外融汇”的育人理念和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与使命担当为目标,积极践行“南开卓越公能人才培养体系3.0”,努力构建具有南开特色的青年人才全球胜任力培养体系

 

近年来,南开大学持续深化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世界经济论坛等国际组织的合作,不断拓展与联合国经社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贸发会议、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电信联盟等机构交流,在学生实习、国际胜任力青年人才培养等多领域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实质性合作。2021至2025年度,累计选拔推荐60余人次赴国际组织实习任职。

 

南开大学自2018年启动“国际组织青年人才训练营”,2020年起,项目发展为“全球公能”国际胜任力青年人才训练营。训练营迄今已连续举办11届,邀请了众多国际组织知名专家和高级官员担任授课主讲嘉宾,累计开展讲座研讨及各类活动80余场,培训学员2700余人,覆盖国际治理、科技伦理、文化外交等前沿领域,为培养具有南开品格、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熟悉国际规则规范,具有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全球胜任力人才发挥着积极作用。